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,徐州市启动实施"地更绿"计划,突出生态优先,均衡布局,实现了城市绿量的跨越式增长,城市"绿肺"随处可见;"一城青山半城湖"成为徐州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。
家住北区马场湖附近的居民蔡知金,每天都会和邻居相约来到家门口的马场湖公园散步。就在三年前,老蔡还在为去哪锻炼发愁,没曾想,家门口的臭水沟变成了一个景色宜人的大公园,成为周围居民生活休闲必不可少的去处。
鼓楼区居民蔡知金:以前收破烂的,任哪乱七八糟的,跟沼泽地呢!这是政府为民办的好事,很好这一片。年轻人可以打篮球,年纪大的在这打太极,中年妇女在这跳广场舞,这边还有健身器材,很好!
如今,马场湖大沟已经变身一潭清水,马场湖公园更是以运动健身为主题,叠加休闲、游憩、娱乐功能,配套体育健身,满足了市民出行500米就有一块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的要求,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"绿肺"。不仅如此,我市针对城市绿地"南多北少"现象,对城市空间进行梳理,在绿化薄弱地带相继建成植物园、楚园、丁万河公园、子房山公园等,使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了90.8%,城市绿地分布更趋均衡,人居环境极大改善。
鼓楼区园林处副处长马良清;这5年可以说是鼓楼区绿化发展飞跃期,为什么这样说呢,原先鼓楼区几乎没有绿地,屈指可数一个九龙湖公园和一个故黄河公园,而这5年,我们新增公园绿地达到18个,总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,相当于增加了300个马场湖公园(面积)!
同样在九里山古战场遗址南侧,作为省内首个"海绵绿地"襄王路绿地成为宕口生态修复的特色园林景观,也是我市目前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块街头绿地。这里依山而建,因地制宜,集景观游憩、雨水收集利用和生态修复等多功能为一体,运用"海绵"理念,实现了雨水的蓄积和利用,并通过现场传感器及物联网技术,对场地内各项水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。
徐州市园林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处质监科科长王荣:我们这里原来是个采石场,宕口区域运用了原来一些废料填充了我们设计的两个海绵蓄水腔体,其实就是蓄水池。这个场地同时运用了一些信息化采集数据,包括场地内雨水、土壤水分有多少(进行)雨水资源化利用。
徐州市通过实施显山露水、退渔还湖、扩湖增水、湿地修复、采煤塌陷地治理、宕口治理等一系列工程,对徐州的山水资源持续进行生态治理和景观修复,先后对东珠山、龟山、九里山等42处矿山废弃地实施"显山"工程,对市区1660公顷荒山进行生态覆绿,建成城市自然生态屏障;对九里湖、潘安湖等6432公顷采煤塌陷地实施生态修复,建成湿地公园,成功走出了一条煤矿塌陷地治理的有效路径。
徐州市园林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处质监科科长王荣:近5年来我们徐州市通过生态修复手段已经恢复了十余个大型公园,(修复)场地还包括一些我们三环高架、三环东、三环西、三环北,高架的绿化提升,还有一些街头绿地,/恢复了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功能,还有改善了城市的自然植被和原始的地形地貌。
短短几年,徐州市组织实施了120多项园林绿化重点工程,累计总投资达50亿元,建成区绿地面积增加1168公顷,其中公园绿地面积增加610公顷,比2010年末增加83。6%,实现了城市绿量的跨越式增长,相继建成了郭庄路、大马路、金山东路、黄河南路等一大批精品街头绿地;因地制宜建设了丁万河、荆马河、徐运新河、三八河等滨河景观和节点公园,形成纵横交错的绿色滨河风光带;在城市中心区,对路宽12米以上的城市主、次干道和支路全面实施行道树完善工程,林荫路推广率达到92.32%;彭祖园、奎山公园、云龙山、泉山森林公园、汉文化景区成功实施敞园改造,市区公园全部实现免费开放;科技广场、珠山景区、楚园、奥体公园、三环东路景观绿化等一大批园林绿化精品工程的建成,为城市增添了"绿肺",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。